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废物数据采集与对接的技术要求,包括数据采集范围、内容、格式、传输方式及接口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处置单位及相关信息化系统开发和应用单位的数据采集与对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azardous Waste Informatization -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rface of Medical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ACEF 149-2024危险废物信息化技术规范》中医疗废物数据采集与对接部分为例,聚焦新旧版本在数据传输方式上的差异,为相关单位提供具体操作指引。
旧版标准主要依赖人工录入和纸质记录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新版标准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要求通过RFID电子标签或二维码等手段实现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的数据自动化采集。
例如,在医疗废物转运环节,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每个包装袋都需贴有唯一的RFID电子标签。当废物装车时,车载读写设备会自动扫描并记录每袋废物的信息,包括重量、类别、来源科室等。这些信息将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
实际应用中,医疗机构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如RFID读写器、扫码枪等,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同时,信息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不同品牌的设备无缝对接,保证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虽然新版标准提升了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人工审核。定期开展人工复核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技术故障或人为失误,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