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用绵羊羔羊饲养的环境要求、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及记录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地区肉用绵羊羔羊的饲养管理。
Title:Yanmengua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Meat Sheep Lamb Rearing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肉用绵羊羔羊饲养标准(DB14/T 2434—2022)是山西省针对特定地理区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指导农牧交错带地区科学养殖肉用绵羊,提高羔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规定羊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温度控制在5℃至25℃之间,湿度保持在60%以下。这一要求确保羔羊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发育,避免因极端气候导致的健康问题。
2. 饲料配比:标准建议羔羊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不低于30%,精料补充料占总干物质摄入量的40%-60%。同时强调蛋白质含量需达到16%-18%,钙磷比为1.5:1-2:1。合理的营养结构有助于促进羔羊快速增重并预防代谢性疾病。
3. 饮水管理:要求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并定期更换水槽内的水源以防止污染。特别是在炎热季节或高强度育肥阶段,应增加供水频率,保证每只羔羊都能随时饮用到新鲜凉爽的水。
4. 免疫接种与驱虫:明确规定羔羊出生后7天内完成初免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口蹄疫疫苗注射等常规防疫措施;另外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后续加强针次。此外,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内外寄生虫防治工作,采用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群体处理。
5. 日常观察与记录:强调饲养人员需每日巡查圈舍,密切关注个体表现如食欲、精神状态及排泄物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涵盖从出生到出栏全过程的各项数据信息,便于追溯分析。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其详细说明,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场址特点灵活调整执行方案,确保最终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