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水果型黄瓜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塑料大棚水果型黄瓜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Cucumber of Fruit Type in Plastic 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416—2022《塑料大棚水果型黄瓜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山西省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标准。该标准从品种选择、育苗到田间管理等环节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旨在提高水果型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例如,“晋蔬一号”、“津优30号”等被推荐为适宜栽培的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抗逆性方面表现优异,能够适应大棚环境下的生长需求。
二、育苗技术
1. 播种时间:根据地区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期。通常情况下,在春季可于2月中下旬开始育苗。
2. 基质准备:使用疏松透气性好的基质,并确保其无菌处理。推荐采用珍珠岩与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方式作为育苗介质。
3. 温湿度控制:保持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5℃;湿度则需维持在70%-80%之间,以促进幼苗健康发育。
三、定植与管理
- 密度安排:建议每亩种植约3000株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肥水管理:定植后要适时追肥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加强水分供给。同时注意避免积水造成根系腐烂。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可以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四、采收标准
当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即可采收。一般而言,从开花至收获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果实表面影响外观质量。
通过遵循上述规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水果型黄瓜的整体生产水平,还能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满足市场需求。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要求,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