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Machilus thunbergii Light Substrate Contain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3T005-2021 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闽楠这种珍贵树种的育苗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基质选择:标准指出,用于育苗的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且无病虫害源。这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如椰糠、珍珠岩等天然材料作为基质成分,确保其纯净度和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2. 播种前处理:对于种子处理部分,规程强调了种子消毒的重要性。通过使用浓度适宜的杀菌剂浸泡种子,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此外,还建议采用层积法催芽,以提高发芽率。
3. 容器规格与摆放:规定了不同阶段苗木所需的容器大小及摆放密度。初期小苗适合使用直径较小的容器,随着植株生长逐步更换更大容量的容器。合理安排容器间距有助于通风透光,促进健康生长。
4. 水分管理: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是成功培育的关键之一。标准建议根据天气状况调整灌溉频率,在雨季减少浇水次数避免积水,而在干旱季节则需及时补充水分。
5. 施肥方案:为了满足苗木快速生长的需求,需要科学配比氮磷钾肥料。初期以促进根系发育为主,后期侧重于增强枝叶茂盛度。同时注意微量元素如铁锌钙镁的添加,保证全面营养供给。
6. 病虫害防治:明确了主要易发疾病及其防治措施。例如针对立枯病可选用多菌灵喷洒预防;而对于蚜虫等害虫,则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或施用生物农药来控制数量。
7. 出圃标准:最后,关于何时将苗木移栽至大田种植给出了明确指示。当苗高达到一定高度并且具有足够的木质化程度时即可出圃,具体数值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内容只是整个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全面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能够显著提升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