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蓝型杂交油菜化学杀雄制种的术语和定义、制种田选择与隔离、父母本播期确定、大田管理、化学杀雄及去杂保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甘蓝型杂交油菜化学杀雄制种生产。
Title:Rapesee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hemical Male Sterility in Brassica nap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蓝型杂交油菜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规程》(DB3304/T 082-2021)是针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化学杀雄制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亲本种子质量的要求。规程明确指出,母本和父本的种子纯度应分别达到99.5%和99.0%以上,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含量不超过10%。这些指标确保了亲本种子的基本品质,为后续的种植和制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播种环节中,规程强调了播种时间和密度的重要性。建议母本与父本的播种比例为1:4至1:6,具体取决于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播种深度通常控制在2-3厘米之间,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幼苗出土和生长。此外,还应注意保持适宜的行距和株距,以促进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的部分,规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在灌溉上,则需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对于常见的病害如菌核病、霜霉病等以及虫害如蚜虫、菜青虫等,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最后,在收获阶段,规程规定了成熟的判断标准和操作流程。当主轴中部角果呈现黄褐色且大部分籽粒变黑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需及时晾晒脱粒,确保种子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一般为8%-10%),并妥善保存以防受潮发霉。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