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鸭场疫病防控的基本要求、免疫程序、卫生消毒、疫病监测与诊断、疫情报告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规模化鸭场的疫病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arge-scale Duck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659-2022《规模化鸭场疫病防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针对规模化鸭场疫病防控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鸭场选址与布局
- 标准要求鸭场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并且需要有独立的出入口。这一规定旨在减少外界污染源对鸭群的影响,确保鸭场环境清洁卫生。
2. 鸭舍设计与管理
- 鸭舍内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8℃至24℃),湿度维持在60%-70%之间。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清理粪便的重要性,以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3. 免疫程序
- 对于雏鸭而言,在其出生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接种新城疫疫苗;成年鸭则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鸭子群体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4. 消毒制度
- 每周应对整个鸭场进行全面消毒两次以上,并且每次更换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同时,在引进新鸭或处理病死鸭时也必须严格执行局部消毒操作。
5. 饲料与饮水安全
- 所有用于饲养鸭子的原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源方面,则要求采用经过净化处理后的自来水作为饮用水源,并定期检测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和严格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规模化鸭场内的各种传染病发生,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