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凤豆十七号原种及良种繁殖的技术要求、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种子收获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凤豆十七号原种及良种的繁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ngdou No. 17 Production - Part 3: Original and Improved See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凤豆十七号是云南省地方特色品种,其原种和良种的繁育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效果。DB53/T 82.3-2022标准中关于原种及良种繁殖的技术要求非常细致,以下从几个关键点进行解读。
首先在繁殖环境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原种繁殖区应远离其他品种凤豆至少2000米,并且周围不能有凤豆野生资源。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异花授粉导致品种混杂退化。对于良种繁殖区的距离要求相对宽松一些,但也需保持1000米以上的隔离带。
其次在播种环节,标准规定原种繁殖时种子发芽率不得低于85%,而良种则要求不低于80%。播种密度方面,原种每公顷建议为15万株左右,良种可适当放宽至12万株。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植株生长空间,又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的遗传稳定性。
再者在田间管理上,标准强调要定期观察植株长势,一旦发现变异植株必须立即清除。同时要求对母本行和父本行进行严格区分,确保人工授粉工作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花期管理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传粉昆虫活动,并采取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
最后在收获与保存方面,标准提出原种收获时应单独进行,避免与其他等级种子混合。收获后的种子需在通风干燥处晾晒,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下才能入库保存。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防虫防鼠,防止机械损伤。
这些内容构成了凤豆十七号原种及良种繁殖的基本框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维持品种的纯度和特性,为后续的大规模种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