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乳房炎的术语和定义、病因分析、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养殖户及相关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ovine Mastit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476-2021《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奶牛乳房炎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5.1 牛舍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牛床应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牛舍通风良好。
【解读】良好的牛舍环境是预防乳房炎的基础。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牛床并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同时,牛舍的通风性要好,以降低湿度和温度,减少病原菌繁殖的机会。
【条文】5.3 挤奶前应对乳头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使用一次性乳头套或专用毛巾擦拭乳头。
【解读】挤奶前对乳头的清洗和消毒至关重要。这一步骤可以有效去除乳头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减少感染风险。使用一次性乳头套或专用毛巾可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每头奶牛都使用干净的工具。
【条文】5.4 挤奶时应采用正确的挤奶程序,确保挤净牛奶,避免乳头损伤。
【解读】正确的挤奶程序不仅能提高产奶量,还能保护乳头健康。挤奶过程中要轻柔操作,确保挤净牛奶,避免因未完全挤空导致的乳腺充盈不适。同时,注意动作要轻,防止乳头受到机械性损伤。
【条文】5.5 挤奶后应及时对乳头进行药浴,选用合适的药浴液,并确保药浴液覆盖整个乳头表面。
【解读】挤奶后的药浴是最后一道防线,能有效杀灭附着在乳头表面的病原菌。选择适合的药浴液非常重要,且药浴时要保证药浴液充分覆盖乳头表面,不留死角,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以上条文从环境管理、挤奶操作到挤奶后处理等多个环节详细规定了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为奶牛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有助于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保障奶牛健康和牛奶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