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的基本要求、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运营的毗邻公交线路及其相关服务。
Title:Yangtze River Delta Cross-Provincial Adjacent Public Transport Opera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7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DB32/T 310012-2022)是针对长三角地区省际毗邻公交运营制定的服务规范。该标准旨在提升跨区域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省际毗邻公交:指在不同省级行政区划接壤地区之间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一定义明确了适用范围,确保规范仅适用于特定地理区域内的公交线路。
运营组织
- 线路规划: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站点,保证乘客换乘便利性。例如,规定了相邻站点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00米至800米之间,以平衡覆盖范围与步行时间。
- 班次安排:强调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班次密度差异。高峰时段至少每15分钟一班车,非高峰时段则可适当延长至30分钟,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安全管理
- 驾驶员资质:明确规定驾驶员需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备至少两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此外,还要求定期参加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 车辆检查:每日出车前必须完成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制动系统、轮胎状况等关键部件。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维修直至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信息服务
- 实时信息发布:利用电子显示屏或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更新,如预计到达时间、线路变更通知等。
- 无障碍设施:所有参与运营的车辆均需配备轮椅固定装置及语音播报系统,方便残障人士使用。
乘客权益保护
- 票价透明度:所有收费项目均应在车站明显位置公示,不允许擅自加价或收取额外费用。
- 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投诉受理渠道,承诺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不仅涵盖了从规划到执行再到售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用户体验和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要求。这对于推动区域内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