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中施工图审查数据的总体要求、模型精细度、数据内容、几何表达和属性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CIM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相关数据的生成、交付与管理。
Title:Data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Drawing Review of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CIM)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131—2021《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规范》是广州市地方标准,旨在推动城市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施工图审查中的应用。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根据标准第5.1节,施工图审查数据应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推荐使用CityGML或IFC格式。CityGML是一种用于表示城市和区域地理空间信息的开放标准,而IFC则广泛应用于建筑信息建模(BIM)。这两种格式能够有效支持复杂建筑结构的数据交换与集成。
模型精度要求
第5.2节明确了模型精度要求。对于施工图审查,模型需达到LOD300级别,即包括详细的构件几何信息、材质属性及部分施工细节。这意味着模型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视觉表现力,还需包含足以指导实际施工的技术参数。
安全性检查
依据第6.1节,所有提交的CIM模型必须通过安全性检查。这包括但不限于结构稳定性分析、防火分区合理性评估以及抗震性能模拟等。这些检查确保了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数据完整性验证
标准第6.2节强调了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施工单位需提供完整的模型文件清单,并保证每个文件均无缺失或损坏。此外,还应对模型中的各类元素进行交叉核验,以确认其相互之间不存在逻辑矛盾。
文件命名规则
第7.1节规定了严格的文件命名规则。例如,“项目名称_专业代码_版本号.cim”这样的命名方式便于快速定位特定领域的设计成果。遵循此规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因误操作导致的问题。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众多条款中的一部分,但它们构成了整个体系的核心框架。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显著提升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