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访网格化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信息化建设、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基层组织在推进信访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的相关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Grid-based Petition 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A9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253-2021《信访网格化工作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网格化管理提升信访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信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主体和范围,确保了信访工作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2. 术语和定义
- 信访网格化: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信访事项的收集、处理和反馈。
- 网格员:在网格中具体负责信访事项的收集、上报和协调处理的人员。这一定义明确了网格员的角色和职责。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信访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例如,民政部门负责指导社区网格化建设,公安部门协助维护社会稳定等。这种职责划分有助于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4. 网格划分原则
网格划分应遵循“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具体要求包括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网格面积不宜过大,偏远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网格大小。这一原则确保了网格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 网格员选聘条件
网格员需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并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标准还规定了网格员的工作纪律,如不得泄露信访人信息,不得接受信访人的财物等。这些规定保障了信访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6. 信访事项处理流程
明确了信访事项从接收、登记到处理、反馈的完整流程。例如,网格员在收到信访事项后应在24小时内录入系统并上报;相关部门应在接到转办通知后及时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结果。这一流程确保了信访事项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7. 信息化建设
要求建立统一的信访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访事项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应具备信息采集、流转、统计分析等功能,并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信访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8. 监督与考核
各级政府应对信访网格化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者进行问责。这种监督机制有助于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以上是对DB32/T 4253-2021《信访网格化工作规范》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