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法律援助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Title:Legal Aid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75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179-2021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是由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法律援助服务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升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服务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法律援助服务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的公民以及符合特定条件的其他人员。这表明,法律援助不仅限于经济困难群体,还涵盖了部分特殊情形下的公民。例如,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遭遇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需要法律帮助的人群,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服务内容
标准详细列举了法律援助的具体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与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等。这意味着法律援助机构不仅要提供传统的诉讼代理服务,还要涵盖更多类型的法律事务处理。例如,对于涉及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赔偿等问题的案件,法律援助律师应当协助当事人收集证据、准备材料,并代表其参与调解或仲裁程序。
三、服务质量要求
在服务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首先,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每一件案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其次,律师在接受指派后,应及时与受援人沟通,了解案情并制定合理的办案计划。再次,法律援助人员应保持专业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因个人原因影响案件进展。最后,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定期回访受援人,了解其满意度及改进建议,以便持续优化服务。
四、服务流程
标准还对法律援助服务的整个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受援人提出申请开始,到最终结案归档,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指南。例如,在受理阶段,工作人员需核实申请人身份信息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在指派阶段,则要根据案件性质选择合适的专业律师;在整个办理过程中,还需做好记录备案工作,以备后续检查或审计之用。
五、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标准特别强调了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法律援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客观评价法律援助效果,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总之,《DB32/T 4179-2021法律援助服务规范》为江苏省内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引,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人都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