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月季棚室扦插育苗的场地选择、设施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月季棚室扦插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Rose Greenhouse Cutting Seedl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42—2022 月季棚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月季扦插育苗的技术规范,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扦插育苗的棚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到90%,光照强度维持在20000至30000勒克斯。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月季生根的最佳生理需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插穗的愈伤组织形成和根系发育;适当的湿度能够防止插穗失水过多导致枯萎,同时促进气孔关闭;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助于光合作用但不会造成叶片灼伤。
二、基质选择与处理
基质是扦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推荐使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复合基质。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满足月季插穗生长初期对水分和空气的需求。在使用前需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蒸汽灭菌法和化学药剂浸泡法。这样做是为了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害虫卵,减少后期管理中的病虫害发生概率。
三、插穗采集与处理
插穗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扦插的成功率。标准规定,插穗应当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长度控制在6至10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3片叶子。采后立即剪去下部多余的叶片,并将切口处涂抹适量生根粉以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此外,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插穗的新鲜度,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造成脱水现象。
四、扦插方法
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先将基质浇透水使其处于湿润状态,然后按照规定的株行距插入插穗,深度约为插穗总长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插好后轻轻压实周围基质确保接触良好,并再次浇水使基质充分吸收水分。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在棚室内设置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湿增温,同时定期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环境引发病害。
五、日常管理措施
包括适时补充营养液、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以及合理调整棚室内的温湿度等。营养液配方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包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烧苗。发现病虫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物理或生物防治手段进行干预,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植株逐渐长大,要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和降低棚内湿度,为其提供更加接近自然环境的生长条件。
六、出圃标准
当月季幼苗达到一定高度且根系发达时即可考虑出圃移栽。具体而言,要求主茎高度不低于15厘米,叶片数不少于6片,根系分布均匀且数量充足。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苗木才可视为合格产品对外销售或用于园林绿化工程。
总之,《DB23/T 3142—2022 月季棚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为我们开展高效优质的月季育苗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导。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指标,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成活率和产量,还能有效保障苗木质量,推动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