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进行农田碳指标监测的总体要求、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指标计算及评估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遥感技术开展农田碳储量、碳通量及相关生态环境参数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Title:Satellite-based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for Monitoring Carbon Indicators in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65.020, 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I 230-2023《卫星对地观测下的农田碳指标监测体系》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农田碳储量计算方法的改进。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动态监测模型,这一变化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和效率。
以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为例,新标准提出了一种结合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Sentinel-2光学数据以及高程数据的联合反演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光学影像获取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信息,再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校正地形效应影响,最后整合土壤类型图谱进行空间插值处理,从而实现更准确的SOCD估算。
具体应用时,用户需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择研究区域内的连续多年Landsat影像及同期Sentinel-2数据;第二步,预处理影像数据,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操作,并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间序列;第三步,构建植被生长模型,分析不同季节NDVI与已知土壤样品SOCD之间的关系;第四步,结合DEM修正坡度和坡向因素导致的辐射误差;第五步,在GIS平台内叠加土壤类型分布图,采用克里金法完成网格化预测。
这种新的计算方式不仅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态环境,还大大减少了传统地面采样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它也强调了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要求使用者具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土壤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