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循环水养虾水处理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设计要求、水质管理、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循环水系统进行虾类养殖的生产单位和技术指导部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 Treatment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for Shrimp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570-2022《循环水养虾水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虾类的健康生长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水质管理方面,标准明确要求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4mg/L以上,pH值控制在7.5至8.5之间。这是因为溶解氧是维持虾类正常代谢活动的关键因素,而适宜的pH范围可以有效减少氨氮毒性,保障虾类的健康成长。
其次,关于水温调控,标准建议将水温稳定在24℃到28℃范围内。这一温度区间不仅符合大多数虾种的最佳生长条件,还能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饲料利用率。
再者,对于悬浮物和颗粒物的去除,标准指出过滤器的设计需考虑至少每小时循环水量的两倍过滤能力,并定期清洗以确保其高效运行。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过多的悬浮物会阻碍光合作用并导致水质恶化。
另外,标准还强调了微生物群落平衡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生物滤池来降解有机废物。通过引入特定种类的硝化细菌等有益菌种,可以有效地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产物,从而改善整体水质状况。
最后,定期检测与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溶氧量、pH值以及氨氮含量在内的多项指标都应当被持续监测,并形成详细的档案以便后续分析和调整策略。
综上所述,《循环水养虾水处理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循环水养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技术参数,为实现高效、环保且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规定不仅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更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