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科蔬菜青枯病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病害识别、防控原则、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茄科蔬菜青枯病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rop Bacterial Wilt - Part 2: Solanaceous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1819.2-2022作物青桔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茄科蔬菜》是湖北省发布的关于茄科蔬菜青桔病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青桔病”的定义,即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一种茄科蔬菜常见病害,表现为植株叶片、茎秆和果实上出现黄绿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这一定义有助于在实际生产中准确识别病害类型,避免与其他病害混淆。
防控原则
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调通过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防控体系。这要求种植户不仅要关注单一环节的处理,还需全面考虑整个农业生产周期中的各种因素,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方案。
农业防治措施
1. 合理布局:提倡轮作制度,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作物。例如,前茬作物为番茄时,后茬不宜再种茄子等同属植物。
2. 选用抗病品种:优先选择经过审定且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
3. 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适时灌溉、科学施肥、及时整枝打杈等操作,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其自身抵抗力。
物理防治方法
推荐使用覆盖地膜技术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降低病原菌传播几率;同时建议采用紫外线阻隔膜覆盖温室大棚入口处,防止外界病源侵入。
生物防治手段
鼓励利用拮抗菌剂如芽孢杆菌类制剂对病害进行早期干预。这些微生物能够分泌抑制性物质,有效控制病原菌数量增长。
化学防治策略
当病害发生初期应及时施药治疗,常用药剂有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性杀菌剂。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品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配比,切勿过量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产生抗药性问题。
此外,还特别指出每年至少更换一次主要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组合方案,确保长期有效的控制效果。
以上内容基于标准中的核心条款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能帮助广大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从而实现高效安全的青桔病防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