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勘察方法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Hydro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General Solid Waste Landfill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79-2022 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固体废物填埋场建设的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角度出发,为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勘察范围与深度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填埋场勘察范围应覆盖整个场地及其周边至少500米范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勘察深度需达到可能影响到的最深含水层底部,并且要预留一定的安全裕度。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能够全面了解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防止因勘察不彻底而导致后续运营中出现渗漏等问题。
地质构造调查
在地质构造调查方面,标准强调了对断层、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岩土体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发现存在活动性断层时,必须采取避让措施或加强防护设计。此外,还要求对软弱夹层、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处理建议,以保障填埋场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水文地质参数是评估填埋场防渗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渗透系数、给水度、孔隙度等参数的现场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准确判断场地内各层土壤或岩石的透水特性,从而合理选择防渗材料和设计方案。
环境影响预测
为了减少填埋场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影响预测章节中,标准要求进行详细的污染物迁移模拟计算。这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流场变化、污染物扩散路径预测等内容。同时,还需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补给量及流向的影响,确保预测结果具有代表性且可靠。
结论
综上所述,《DB45/T 2479-2022》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原则,而且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把控。它为我国一般固体废物填埋场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准化框架,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该标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