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锥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红锥容器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astanopsis hongkong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52-2022《红锥容器育苗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红锥树种容器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采集与处理:该标准要求在每年的9月至10月期间,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成熟果实。采集后需立即进行脱粒处理,去除果翅,并将种子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5%。这一过程确保了种子的质量和活力,为后续的育苗工作打下基础。
2. 基质配制:标准中规定,育苗基质应由腐殖土、河沙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体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通常建议的比例为腐殖土60%,河沙30%,有机肥10%。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红锥幼苗的根系发育。
3. 播种方法:播种时应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已准备好的基质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每平方米的播种量一般控制在300粒左右,这样可以保证苗木密度适中,便于管理和生长。播种后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以促进种子发芽。
4. 苗期管理:在幼苗出土后,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同时要定期检查苗床,及时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可适当间苗或移栽,以保证每株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5. 出圃标准:根据标准,红锥容器苗出圃前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格指标。主要包括苗高不低于25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且根系完整无损。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以上是对DB45/T 2452-2022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红锥容器育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