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岗松抚育管护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岗松林的抚育与管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Cajep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50-2022《岗松抚育管护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岗松抚育管护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岗松(Cryptomeria fortunei)抚育管护的基本要求、抚育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适用于广西地区的岗松林分抚育管护。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岗松”、“抚育”、“管护”等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抚育”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促进树木生长发育的过程;“管护”则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工作。
3. 基本要求:
- 立地条件选择:岗松适宜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 造林密度:建议初植密度为每公顷1667株至2222株之间,具体取决于立地条件及经营目标。
- 混交造林:提倡与其它树种混交栽植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4. 抚育管理措施:
- 间伐:当林分郁闭度达到0.8以上时可开始第一次间伐,间隔期一般为5年左右。
- 修枝整形:每年冬季或早春进行一次修枝作业,去除病虫枝、枯死枝以及影响主干生长的竞争枝。
- 施肥灌溉: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时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5. 病虫害防治:
- 定期巡查林地,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
- 使用生物农药优先于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 对于严重发生的病虫害区域,可以采用物理隔离法或者人工捕捉方法来控制危害程度。
6. 采伐更新:当林木进入衰老阶段(通常为20-30年后),应按照计划进行择伐更新,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以上是对DB45/T 2450-2022部分关键内容的简要说明。该标准旨在指导广西地区开展科学合理的岗松抚育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