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牧交错区放牧型人工草地建植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草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利用方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地区农牧交错区放牧型人工草地的建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ment of Grazing-type Artificial Grassland i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 Z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牧交错区放牧型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程(DB15/T 2523—2022)是一部专门针对该区域人工草地建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土地准备环节,标准明确指出要进行土壤测试与改良。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续草种的生长状况。具体要求包括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氮磷钾等养分水平,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施加石灰调整酸碱度或增施有机肥来提升土壤肥力。
其次,在选择草种时,标准强调了适应性和多样性原则。建议选用耐寒、耐旱且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多年生牧草品种,并且提倡混合播种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此外还特别提到应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及放牧需求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草种比例。
再者,关于灌溉管理部分,规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考虑到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特点,提倡采用滴灌或者喷灌这样的节水型灌溉方式,并且在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具体的灌溉计划,既要保证植物正常发育所需水分又要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浪费甚至土壤盐渍化问题。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通过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并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综合施策。同时鼓励使用无公害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的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
这些条文构成了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实际操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人工草地建设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