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元的管理要求、管理流程和管理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在公共数据元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Data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426-2022《公共数据元管理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统一和规范公共数据元的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术语与定义
标准中对“公共数据元”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中普遍使用的数据元素。这一定义强调了公共数据元的应用范围及其在跨部门协作中的重要性。
2. 公共数据元分类
根据数据元的功能属性,将公共数据元分为基本信息类、业务信息类和技术信息类三大类。这种分类有助于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元,提升数据管理效率。
3. 公共数据元标识规则
标识规则要求每个公共数据元必须具有唯一且稳定的标识符。这不仅保证了数据元的唯一性,也为后续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
4. 公共数据元生命周期管理
- 创建阶段:需经过需求分析、设计评审等环节确保数据元质量。
- 维护阶段:定期评估数据元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及时更新或废止不再适用的数据元。
- 注销阶段:对于不再需要的数据元应有明确的注销流程以保持数据库的清洁度。
5. 公共数据元标准化描述
要求对公共数据元进行全面详细的描述,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定义、类型、长度、精度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描述不清而导致的数据误解问题。
6. 公共数据元的安全保障措施
强调在采集、存储、传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手段保护数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及篡改行为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公共数据元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为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