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的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各级政府部门及机构在进行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时的分类分级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Government Data Secur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1T 17-2022政务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指南》是指导政务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规范。以下是对其中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提出了政务数据分类的基本原则。其中指出“应以数据敏感程度、影响范围和使用需求为依据”进行分类。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考虑数据泄露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经济损失以及国家安全风险等因素。
其次,在数据分级部分,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标准。例如,“涉及国家机密的数据应定为一级”,这要求相关单位必须采取最高级别的保护措施。对于二级数据,则需要“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而三级数据则强调“定期开展安全审计”。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到销毁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安全要求。比如在数据传输环节,要求采用加密通信协议;在数据存储时,必须实现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相结合。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应急响应机制建设的具体要求。规定了当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在30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并在24小时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同时,还要求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演练制度,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些条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框架,为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数据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