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减量化施肥的基本原则、施肥量确定方法、施肥时期、施肥方式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茶园的施肥管理,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茶叶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duc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Tea Plan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茶园减量化施肥操作技术规范 DB35/T 2036-2021》对茶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海拔800米以下的茶区,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等类型的茶园。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土壤类型,确保技术措施因地制宜。
二、基本原则
1. 减少化肥投入: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减少单一化学肥料的使用。
2. 平衡营养供给:根据茶树生长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资源浪费。
3. 环境友好型施肥:采用科学施肥方法,防止肥料流失污染环境。
三、施肥量确定
1. 基肥: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0吨,氮肥用量不超过纯氮150公斤。
2. 追肥:分春、夏、秋三次追肥,每次每公顷分别施用纯氮约45公斤、30公斤、30公斤,磷钾肥按需适量补充。
四、施肥方式
1. 深施覆土:基肥应深施于根系集中分布层,深度20-30厘米,并及时覆土压实。
2. 条施或穴施:追肥可采用条施或穴施的方式,注意避开雨季,防止养分流失。
3. 叶面喷施:在茶叶采摘前15天内禁止叶面施肥,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五、施肥时间
1. 基肥:宜在秋季(9月至11月)施入,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肥料分解吸收。
2. 追肥:春季追肥应在萌芽前完成,夏季追肥结合修剪进行,秋季追肥则安排在采收结束后。
六、监测与评估
建立茶园施肥效果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养分状况,调整施肥方案。同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不同施肥模式的效果,不断优化施肥策略。
以上是《茶园减量化施肥操作技术规范 DB35/T 2021》中的核心内容解读,希望对茶农朋友们有所帮助。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