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玫瑰嫩枝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玫瑰嫩枝扦插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se Tender Branch Cutt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350-2022 玫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玫瑰嫩枝扦插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扦插基质选择
标准中指出,扦插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保水性良好的材料。具体推荐使用草炭土与珍珠岩按3:1的比例混合。这样的基质能有效促进插穗生根,避免因积水导致腐烂。草炭土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适宜的酸碱度,而珍珠岩则增加通气性和排水性,二者结合可满足玫瑰插穗生长需求。
2. 插穗采集与处理
根据标准要求,插穗应从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上剪取,长度控制在8至12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至3片叶片。插穗下切口需平滑且靠近节部,以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处理时可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至2小时,浓度为1000毫克/升。这一步骤可以刺激插穗快速生根,提高成活率。
3. 扦插方法与密度
插穗插入基质的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3至1/2,保持适当的间距以确保通风透光。一般每平方米可扦插60至80株,具体密度可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整。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会因过于密集造成植株竞争养分。
4. 环境条件调控
标准强调,扦插后需将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维持在20至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可通过喷雾装置定期补充水分,并在中午时段适度遮荫,防止强光直射导致叶片灼伤。此外,还需注意及时排除多余积水,避免基质过湿引发病害。
5. 日常管理措施
扦插初期要密切关注插穗生长状况,发现萎蔫现象应及时补水。当新芽长出并稳定生长时,可逐步减少喷雾频率,锻炼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同时,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促进苗木健康发育。
通过遵循上述关键步骤,按照《DB22/T 3350-2022》规范操作,能够显著提升玫瑰嫩枝扦插育苗的成功率,为后续栽培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