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耕地质量指标的划分原则、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耕地质量的评估与管理。
Title:Quality Index Division Criteria for Cultivated Land - Jilin Province Standard DB22T 3332-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DB22/T 3332-2022)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耕地质量的评估与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的调查、监测、评价及分类管理。明确指出,无论是平原、丘陵还是山地类型的耕地都应遵循此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耕地质量”、“土壤肥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例如,“耕地质量”是指耕地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能力,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土壤肥力评价体系
标准提出了基于有机质含量、全氮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五个指标来综合评定土壤肥力水平的方法。每个指标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通过加权计算得出最终的土壤肥力等级。
4. 地力等级划分
根据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将耕地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地力等级。其中,高产田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5g/kg,全氮量不低于1.5g/kg,有效磷含量不低于1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120mg/kg,并且pH值保持在6.5-7.5之间。
5. 监测频率与方法
标准建议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各项土壤肥力指标,并强调了现场采样时需严格按照随机取样的原则执行,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6.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所有采集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校验后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最终形成的年度耕地质量状况报告应当包含详细的分析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以便各级政府决策者参考使用。
总结
DB22/T 3332-2022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在促进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统一了全省范围内耕地质量评价的标准,还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好宝贵的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