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钻天柳营养钵苗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钻天柳营养钵苗的造林及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ill Poplar Nutrient Cup Seedling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钻天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广泛用于生态保护和木材生产。《DB23/T 3106—2022 钻天柳营养钵苗造林技术规程》为钻天柳的育苗和造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圃管理方面,规程明确指出“营养土应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且需经过充分腐熟处理。”这意味着在准备营养土时,必须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避免未腐熟的有机物对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播种前应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并进行消毒处理”,这一步骤对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防止病害至关重要。
其次,在造林作业中,“造林地宜选择土壤深厚、湿润、光照充足的地块”,强调了适宜的立地条件对造林成功的重要性。同时,“造林密度以每公顷2500至3000株为宜”,合理控制造林密度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后期管理。
再者,关于抚育管理,规程提到“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松土工作”,保持林地清洁无杂草不仅能够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另外,“施肥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肥料的选择与使用时机直接关系到树木的健康生长。
最后,规程还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通过早期预警机制以及多样化的防治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以上是对《DB23/T 3106—2022 钻天柳营养钵苗造林技术规程》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