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兴凯湖翘嘴鲌增殖放流的苗种繁育、放流操作、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估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兴凯湖区域内的翘嘴鲌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Biwa Perch in Xingkai Lak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02—2022兴凯湖翘嘴鲌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兴凯湖翘嘴鲌增殖放流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促进兴凯湖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关于亲本选择与培育这一部分非常重要。标准中规定亲本应来源于兴凯湖野生种群或经过多代人工繁殖而未发生明显遗传变异的种群。亲本年龄要求为3龄以上,体重不低于500克。在亲本培育过程中,水质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水温应控制在18℃-2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毫克/升,pH值维持在7.0-8.5范围内。此外,还需定期更换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并且要避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进入养殖环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是苗种生产。标准指出,在人工授精时精子活力不得低于60%,受精率需达到70%以上。孵化期间温度波动幅度不宜超过2℃,孵化用水必须经过严格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并消毒杀菌。当鱼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分塘饲养,此时密度不宜超过50尾/平方米。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放流前准备阶段。所有即将被放流的鱼苗都必须经过检疫确保无病害携带;同时还要记录下每批次鱼苗的数量、规格及来源信息以便后续跟踪监测。放流时间通常选在每年春季4月至5月间,这时气候条件较为适宜且有助于提高成活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解读可以看出,《DB23/T 3102—2022兴凯湖翘嘴鲌增殖放流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亲本选择到最终放流全过程的技术要求,而且特别强调了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