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水稻半水浸浮板育苗的技术要求,包括育苗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及移栽等环节的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盐碱地条件下水稻半水浸浮板育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mi-water Immersion Floating Board Seedling Raising of Rice i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03—2022《盐碱地水稻半水浸浮板育苗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为在盐碱地条件下采用半水浸浮板育苗方式种植水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盐碱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进行水稻半水浸浮板育苗的生产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二、术语和定义
1. 盐碱地:指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及碱性物质的土地。
2. 半水浸浮板育苗:利用特制的泡沫塑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浮板作为载体,在其上覆盖一层薄土,并将浮板置于水面之上,通过控制水位实现对秧苗生长环境的有效管理的一种育苗方法。
三、育苗前准备
- 种子处理: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并且要经过精选、消毒等预处理工序。例如,可以用温汤浸种法杀灭病原菌,提高发芽率。
- 苗床建设: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造育苗池。池底应铺设防渗膜以防止盐分上升影响幼苗生长。
四、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 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量一般控制在350克左右,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秧苗数量,又不会因为过密而导致通风不良。
- 水分管理:保持适当的水深至关重要。初期可以将水位维持在浮板表面以下约2厘米处,随着秧苗长大逐渐加深至5厘米左右。
- 施肥策略:定期补充氮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施用造成肥料浪费甚至污染环境。
五、移栽与田间管理
当秧苗长到4叶1心时即可开始移栽工作。移栽后要加强田间的水分调控,及时排除多余积水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灌溉。此外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
六、收获与储存
收获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通常是在稻谷达到九成黄熟的时候进行。收获后的稻谷应及时晾晒干燥,并妥善保管以防霉变。
以上是对DB23/T 3103—2022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