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贮和籽粒玉米间作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青贮和籽粒玉米间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of Silage and Grain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92—2022《青贮和籽粒玉米间作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贮玉米与籽粒玉米间作的种植技术。这项标准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前准备阶段,标准要求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深度应达到25-30厘米,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强调了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建议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0吨,并结合深翻均匀撒施,这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为后续作物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指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合理搭配青贮玉米与籽粒玉米品种。具体来说,青贮玉米宜选用生育期较短、生物产量高的品种;而籽粒玉米则需选择高产稳产且抗病性强的类型。此外,还特别提到两种作物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株行距配置,通常情况下,青贮玉米行距为60-70厘米,籽粒玉米行距为40-50厘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又能方便田间管理操作。
再者,在田间管理环节,标准提出了科学灌溉施肥的具体措施。灌溉方面,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确保水分供应充足但不过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适时补水;施肥方面,则主张分期追肥策略,前期侧重氮磷钾平衡施肥,后期适当增加钾肥比例,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并促进籽粒饱满度提升。
最后,在收获时间的选择上,标准给出了明确指导:青贮玉米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完成收割,此时干物质含量适中,有利于发酵品质;而籽粒玉米则要在完熟期进行采收,即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5%-20%左右时最为适宜。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用途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机,能够有效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青贮和籽粒玉米间作技术规程》从播种前准备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全过程都做了详尽规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还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值得广大农户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