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区抗冰融雪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检测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寒区环境下抗冰融雪沥青路面的建设与维护。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esting of Ice-resistant and Snow-melting Asphalt Pavement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87—2022寒区抗冰融雪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检测技术标准》是一部专门针对寒区环境下的抗冰融雪沥青路面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材料选用方面,标准明确要求沥青混合料中应添加抗冻剂和相变材料。抗冻剂能有效降低水的冰点防止结冰,而相变材料则通过吸收释放潜热来调节温度变化。具体来说,抗冻剂掺量宜控制在水泥质量的5%-7%之间,相变材料的添加量则根据设计温度范围确定。
对于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强调要设置防冻层。防冻层厚度不宜小于15cm,并且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多孔隙材料。此外还要求在路基与防冻层之间增设防水隔离层,以避免地下水渗入影响防冻效果。
施工环节中,标准规定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60℃,碾压遍数不少于5遍,且初压、复压、终压阶段的碾压速度分别控制在2-4km/h、3-5km/h、4-6km/h范围内。同时要求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时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检测方面,标准提出要对路面的抗冻性能、抗滑性能以及渗水系数进行重点检测。其中抗冻性能可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评价,抗滑性能使用摆式仪测定,渗水系数则利用渗水仪测量。各项指标均需满足设计要求,否则需要返工处理。
这些关键条款构成了寒区抗冰融雪沥青路面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对于提升寒区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