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檗造林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与准备、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和检查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黄檗的人工造林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88—2022《黄檗造林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黄檗造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黄檗造林的质量和成活率,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标准明确了黄檗造林的基本原则。其中规定了造林地的选择应考虑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确保造林地适合黄檗生长。同时要求造林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规划,合理布局造林密度,以保证林木健康生长。
在苗木选择与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种苗,并对苗木的根系完整性、无病虫害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苗木运输和假植也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比如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假植时需保持适当的湿度等。
关于造林方法,标准推荐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并且对整地规格如深度、宽度都有明确要求。栽植时要注意深浅适宜,回填土要压实,防止出现窝根现象。此外还提到不同立地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比如干旱地区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等。
在抚育管理部分,标准指出造林后需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作业,特别是在幼林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苗木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到了成林阶段,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护措施,比如适时修剪枝条促进通风透光。
最后,在检查验收环节,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标来衡量造林效果,包括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林分质量等。只有达到这些指标才能视为合格的造林工程。
以上就是对DB23/T 3088—2022《黄檗造林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