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苏康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赋码与转码管理要求,包括赋码规则、转码流程及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对苏康码的使用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Part 47: Management of SUKANG Code Assignment and Conver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1.47-20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47部分:苏康码赋码转码管理》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对苏康码的赋码与转码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苏康码”是指基于个人健康信息、行程信息等数据生成的一种电子凭证,用于疫情防控期间的身份识别和健康状态展示。这一定义明确了苏康码的本质属性,即它不仅是个人健康状况的反映,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
其次,在“赋码规则”章节中规定了不同风险等级人员的赋码标准。例如,对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应当赋予红色码;对于次密切接触者、中高风险地区来苏人员等,则应赋予黄色码;而对于低风险地区人员或已完成隔离观察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员,则可赋予绿色码。这些具体的赋码规则确保了不同人群能够被精准分类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再者,在“转码流程”部分强调了申请转码的具体要求。当持有黄码或红码的人员满足解除条件时,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转码。例如,红色码持有人需提供出院证明或者解除隔离通知书;而黄色码持有人则需要提交最近一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及解除隔离证明等。此外还要求各设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审核工作,并在收到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反馈结果。
另外,“信息安全管理”条款特别强调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使用或泄露与苏康码相关的个人信息。同时要求各级政府机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事件发生。这不仅体现了对公民隐私权的尊重,也为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最后,“监督管理”条款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履行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各地执行情况、及时处理投诉举报案件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管理办法等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政策落实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DB32/T 3761.47-2021》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苏康码赋码与转码管理工作,既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又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服务需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开展工作,共同维护好公共健康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