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苏康码服务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规范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苏康码服务接口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rt 46: SuKang Code Service Interf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1.46-20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46部分:苏康码服务接口》是一项针对江苏省内苏康码系统的技术规范,旨在统一苏康码的服务接口标准,确保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接口设计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措施以保护用户隐私。例如,第5.1条指出,“所有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均需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处理”,这直接关系到个人敏感信息的安全性。这意味着在开发或使用苏康码相关应用程序时,必须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不被非法截取和篡改。
其次,关于身份验证机制,标准要求实现多因素认证(MFA)来增强账户安全性。具体而言,第6.2条规定,“用户登录时至少需要提供用户名/手机号与密码组合,并可选择性增加短信验证码或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方式”。这一规定有助于防止未授权访问,保障系统内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再者,对于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流程也做了明确指示。根据第7.3条内容,“当发现系统存在漏洞或者受到攻击时,应在2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及受影响用户”。此条款强调了快速反应的重要性,以便及时止损并维护公众利益。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日志记录与审计功能。按照第8.1条的要求,“所有操作行为都应当生成详细的日志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时间、执行人员ID以及具体内容等”,这对于后续追溯问题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标准还关注到了跨平台兼容性的问题。第9.4条提到,“各接入方需遵循统一API规范,保证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这样可以避免因格式不一致而导致的信息丢失或错误解析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DB32/T 3761.46-2021》不仅为苏康码服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而且从多个维度强化了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相关人员深入学习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