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中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液化地基处理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quefac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152-2021《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是江苏省针对水利工程中液化地基处理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范明确了“液化地基”、“液化指数”等关键术语。例如,液化地基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土体孔隙水压力显著增加导致有效应力减少从而丧失抗剪强度的地基。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质勘察要求
第5.1节强调了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要求勘探点布置应覆盖整个拟建场地,并且钻探深度需达到预计液化深度以下至少1米。此外还规定了对于不同类别土层需要采取的不同取样方法和技术参数。
液化判别
根据第6章内容,液化判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标准贯入试验N值以及相对密度DR值等指标。当某层土满足特定条件下即可判定为液化土层。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液化指数EI,这对于评估液化程度至关重要。
处理措施
规范提出了多种适用于江苏地区水利工程的液化地基处理方法,如砂石桩法、强夯置换法等。每种方法都有详细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例如,在采用砂石桩法时,要求桩径不小于0.8米,间距控制在1.2至1.5倍桩径之间,并且必须保证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洪水位。
施工质量控制
第9章特别指出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问题。比如,在进行强夯作业之前应当先平整场地并清除障碍物;对于砂石料的选择也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验收标准
最后,在验收阶段,规范明确指出所有工程都必须按照既定方案完成全部工序,并通过现场检测确认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后方可交付使用。检测手段主要包括静力触探试验、开挖检查等方式。
以上是对DB32/T 4152-2021《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