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桐梓方竹笋的产地范围、术语和定义、生产技术要求、加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桐梓方竹笋的生产和加工。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Tongzi Arrow Bamboo Shoots: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桐梓方竹笋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DB5203/T 34-2022)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桐梓方竹笋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特色。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桐梓方竹笋的种植应选择在海拔8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区域,土壤类型为黄壤或红壤,pH值应在5.5至6.5之间。这一规定强调了适宜的海拔高度和土壤条件对竹笋品质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竹笋的生长速度、口感以及营养价值。
二、种苗培育
关于种苗培育,标准要求使用无病虫害的健康母竹作为繁殖材料,并采用分株法或扦插法进行繁殖。此外,还规定了育苗期间需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定期除草施肥,确保幼苗健康成长。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种苗存活率,保证后续生产的稳定性。
三、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密度控制原则,即每公顷种植量不得超过1500株。同时,还强调了适时修剪枝叶以促进通风透光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深翻改土作业,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肥力。
四、采收标准
对于采收时间的选择,标准建议在每年9月至次年4月间进行,并根据竹笋大小分级处理。具体而言,当竹笋长度达到15厘米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但必须保留部分笋尖以便继续生长。这样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维持竹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五、加工工艺
在加工环节上,标准详细描述了清洗、去壳、切片等基本步骤,并特别指出了蒸煮过程中水温应控制在90℃左右,持续时间为10分钟至15分钟。另外,在包装储存阶段,则需要确保密封良好,避免受潮变质。通过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质量检验
最后,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标准设定了多项指标来衡量最终成品是否符合要求。其中包括感官评价(如色泽、气味)、理化检测(如水分含量、粗蛋白比例)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等内容。只有经过全面细致地检测确认合格后的产品才能正式投放市场销售。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桐梓方竹笋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成品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充分体现了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与人文传统相结合的特点。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规程,共同推动桐梓方竹笋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