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瓦氏雅罗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瓦氏雅罗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Hucho wahs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瓦氏雅罗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人工繁殖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根据DB21/T 3566-2022《瓦氏雅罗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中的一些关键条款进行的详细解读: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条文内容: 亲鱼应选择年龄在3至5龄之间,体长不少于30厘米,体重不低于500克的健康个体。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亲鱼的基本条件。选择适当年龄和大小的亲鱼可以保证其性腺发育成熟,提高受精率和孵化成功率。健康的亲鱼意味着没有疾病困扰,能够更好地适应繁殖环境。
孵化池准备
条文内容: 孵化池需提前消毒处理,确保水质清澈无污染,并配备增氧设备以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解读: 孵化池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鱼卵的质量和幼苗的存活率。通过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而增氧则是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这对刚孵化出来的稚鱼尤为重要。
孵化管理
条文内容: 在孵化期间,每日早晚各检查一次,观察水温、溶氧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调整。
解读: 定期监测是确保孵化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水温和溶氧量的变化会对胚胎发育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密切监控并适时作出调整,以创造最佳的孵化条件。
幼鱼饲养
条文内容: 幼鱼初次投喂时宜选用细小且易消化的食物,如轮虫或卤虫卵。
解读: 初生幼鱼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选择合适的食物类型有助于提高摄食效率,减少浪费,同时也有利于幼鱼健康成长。轮虫和卤虫卵因其营养价值高且易于获取成为理想的选择。
以上是对DB21/T 3566-202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提升瓦氏雅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