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过程、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使用免耕播种机械进行燕麦种植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till Seeding Machinery Operation of O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01—2022 燕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业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燕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利用免耕播种机进行燕麦种植时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燕麦种植过程中采用的免耕播种作业。
二、术语和定义
1. 免耕播种:指在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直接将种子播入地表或浅层土中的播种方式。
2. 播种深度:种子被埋入土壤的垂直距离。本标准要求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之间,以确保种子能够充分接触水分并顺利发芽。
三、作业前准备
1. 检查与调试:使用前需检查播种机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调整播种量、行距等参数至规定值。
2. 土壤条件:作业前应确认土壤含水量适中,过干则需适当灌溉;过湿则需待其自然干燥至适宜状态后再行播种。
3. 种子处理: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燕麦种子,并根据需要进行包衣或其他预处理措施。
四、作业过程
1. 播种速度:推荐速度为4-6公里/小时,具体可根据地形地貌及设备性能适当调整。
2. 行距设置:行距一般设定为20-25厘米,这样既能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利于后期田间管理。
3. 施肥同步:如果需要同时施用化肥,则要确保肥料均匀撒布于种子周围,避免烧苗现象发生。
4. 覆盖处理:播种后应及时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1-2厘米,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五、作业后管理
1. 查漏补缺:作业完成后应对田块进行全面巡查,发现漏播区域及时补种。
2. 田间观察:密切关注幼苗出土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如出苗不齐、病虫害等),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3. 后续维护:定期对播种机进行清洁保养,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便是对《DB15/T 2501—2022 燕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业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