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械化耕地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质量指标、作业准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的耕地作业。
Title:Mechanized Cultivation Ope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l5/T 312—2022《机械化耕地作业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内蒙古自治区的机械化耕地作业。这项标准对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作业前准备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机具的选择与调试要求。例如,第4.1条指出,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模式选择合适的耕作机械,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和技术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合理配置农机具,同时定期检查设备性能,以保证作业效率和质量。
其次,关于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第5.2条强调了均匀度和平整度的要求。即在进行深耕或深松时,要求耕作深度一致,且地面平整无明显起伏。这不仅有助于后续播种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有效避免因局部过深或过浅导致的作物生长不良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调整机具参数,并仔细观察作业效果。
此外,安全措施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第7章专门阐述了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驾驶员培训、设备维护保养以及紧急情况处理等。特别提到,所有参与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同时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提倡采用节能减排型机械设备,并鼓励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方式。比如第8.1条规定,尽量减少燃油消耗,降低尾气排放;第8.3条建议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综上所述,《机械化耕地作业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机械化耕地作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为推动内蒙古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深入学习理解这些内容,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共同促进当地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