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加芽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五加芽菜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canthopanax Bud Vegetab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68-2021《五加芽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五加芽菜从产地环境到采收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块。土壤pH值以5.5至7.5为宜。前茬作物不应种植过茄科或豆科植物。在选址时需确保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等。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不饱满颗粒。建议使用温水浸泡种子6至8小时,然后用湿布包好置于20℃左右环境中催芽,每天翻动1至2次保持湿润,待有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三、播种与管理
播种量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10克左右。采用条播方式,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后覆土厚度约1厘米,并适当镇压。出苗前后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造成烂种现象。当幼苗长至两片真叶时可间苗一次,株距保持在5厘米左右。
四、肥水管理
整个生育期内追肥2至3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中后期适量增施磷钾肥提高品质。每次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至80%之间。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雨季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渍害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化学药剂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六、适时采收
当芽菜长至10至15厘米高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用锋利的小刀贴近地面割取,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芽菜要及时整理分级包装,尽快上市销售以保证新鲜度和商品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希望对从事五加芽菜生产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