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茶花圃地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育苗技术、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茶花苗木的圃地培育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rsery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63-2021山茶花圃地培育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为山茶花的圃地培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山茶花的圃地培育,包括品种选择、圃地准备、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术语“山茶花”指山茶属植物,其主要特征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色丰富多样。
二、圃地选择与准备
1. 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5.5-6.5的地块。
2. 栽植前需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
3. 圃地四周要设置有效的排灌系统,防止积水。
三、品种选择与繁殖
1.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如‘十八学士’、‘六角大红’等。
2. 繁殖方式可采用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其中扦插繁殖最为常用。
3. 扦插时间以春秋季为宜,插穗长度10-15厘米,保留2-3个芽点,插入基质深度为穗长的1/3。
四、种植密度与管理
1. 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3株,具体根据品种特性确定。
2. 定期修剪整形,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
3. 生长期适时追肥,氮磷钾比例为3:1:2,施肥量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巡查圃地,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
2. 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3. 主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可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喷洒。
六、采收与贮藏
1. 花朵开放后即可采收,注意避免损伤花枝。
2. 采收后的花朵应及时处理,可鲜切花销售或加工成干花产品。
3. 干花制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
以上内容为《DB36T 1563-2021山茶花圃地培育技术规程》的重要条文解读,希望对从事山茶花圃地培育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