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铁皮石斛崖壁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本文件适用于铁皮石斛在崖壁环境下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on Cliff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55-2021《铁皮石斛崖壁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铁皮石斛在崖壁上栽培的技术规范。这一标准为铁皮石斛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铁皮石斛的栽培地点应选择在海拔300米至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至20℃,相对湿度70%以上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5.5到6.5之间。这些条件能够满足铁皮石斛生长所需的温湿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
苗木选择与处理
苗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成活率和产量。标准指出,用于栽培的铁皮石斛苗应当是经过检疫合格且无病虫害的种苗。在种植前,需要对种苗进行适当的修剪,去除老叶和损伤部分,并用清水浸泡消毒,以提高成活率。
栽培方法
铁皮石斛的栽培方式主要分为附生栽培和基质栽培两种。附生栽培就是将种苗直接固定在崖壁上,利用其自然附着能力生长。基质栽培则是先在崖壁上铺设一层适宜的基质材料(如树皮、椰壳等),再将种苗种植于基质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以及适时适量的水分供应。
管理措施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状况至关重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避免使用高毒性农药。同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灌溉频率,夏季多雨时减少浇水次数,冬季干旱则适当增加。
收获与加工
当铁皮石斛达到采收标准时,即叶片变黄脱落,茎干呈金黄色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立即清洗干净,并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分级包装。对于加工产品,则需遵循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执行干燥、粉碎等工序。
以上便是DB36/T 1555-2021《铁皮石斛崖壁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通过严格遵守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铁皮石斛的栽培质量,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