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植物选择与配置、特殊路段绿化设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Greening - Part 1: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绿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设计》(DB36/T 796.1—2021)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高速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计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功能兼顾”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还要注重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例如,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优先选用本地树种,以减少对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植物配置
在植物配置方面,标准强调了乔木、灌木与地被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建议按照“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配置,其中乔木主要起到遮荫和美化的作用,灌木则用于填补空间并增加层次感,而地被植物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此外,还应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生态适应性,避免因竞争而导致某些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绿化带宽度
关于绿化带宽度的规定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标准提出,中央分隔带的宽度不宜小于1.5米,路侧绿化带的宽度则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有所调整。对于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宽度一般不应少于5米;而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限制。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绿化工程既能满足安全防护需求,又能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维护管理
最后,标准也提到了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养护制度,定期修剪整形,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且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绿化设施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发挥应有的效益。
以上就是对DB36/T 796.1—2021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