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熟料袋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菌种选择与制作、培养料配方、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香菇熟料袋式栽培的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Using Cooked Material in Ba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34-2021《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发布的关于香菇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香菇熟料袋式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以确保栽培过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熟料袋式栽培”这一概念,即利用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培养基质装入塑料袋中进行香菇栽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
二、环境条件
1. 温度:香菇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5℃至30℃之间。最适温度为15℃至25℃。
2.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之间,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
3. 光照:虽然香菇属于喜阴植物,但适当的散射光有助于其生长发育。
4. 通风:良好的通风条件能够保证氧气供应充足,促进菌丝健康生长。
三、菌种选择与接种
1. 菌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高产优质的品种作为生产用菌种。
2. 接种操作:接种前应对所有工具及容器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接种时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污染;接种后立即密封袋口,并将其置于清洁干燥处培养。
四、培养管理
1. 发菌期管理:此阶段主要是让菌丝充分生长覆盖整个培养料表面。期间需定期检查是否有杂菌感染迹象,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受感染部分并加强管理措施。
2. 出菇期管理:当菌盖直径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开始采收第一潮菇。之后每潮之间适当调整温湿度等环境因子来刺激下一潮菇的形成。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通过合理安排茬口顺序、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降低发病几率;
2. 综合治理: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则采取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化学药剂喷洒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
六、采收与加工
1. 适时采收: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最佳收获时间;
2. 分级包装:按照质量等级分别包装以便于销售;
3. 干燥保存:对于干制品而言,在脱水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最终品质。
以上就是DB36/T 1534-2021《香菇熟料袋式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