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酸性土壤改良的技术要求、改良措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酸性土壤的改良与效果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cidic Soil Improvement and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17-2021《酸性土壤改良与评价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为酸性土壤的改良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酸性土壤、土壤酸化、土壤改良剂等关键术语。例如,“酸性土壤”是指pH值小于5.5的土壤。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确保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一致的标准语言。
土壤酸化的评估方法
标准规定了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来确定土壤酸化的程度。具体包括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并结合土壤缓冲性能测试来综合评估酸化状况。这种评估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土壤的实际酸化水平,为后续的改良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改良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酸性土壤,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对于轻度酸化的土壤,推荐施用石灰类物质进行调节;而对于重度酸化的土壤,则需要结合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共同作用。此外,还强调了种植耐酸作物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效果评价指标
为了衡量改良效果,标准设定了多项评价指标,如土壤pH值的变化幅度、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等。这些指标涵盖了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多个层面,能够全面反映改良后的土壤质量。
实施建议
最后,标准建议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酸性土壤改良技术的认识;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开展新技术研发,不断优化改良方案。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该技术规范的有效落地。
以上是对DB36/T 1517-2021《酸性土壤改良与评价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