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部署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Leakage Monitoring System of Water Supply Pipeline Based on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技术指南》(DB36/T 1493-2021)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NB-IoT等专业术语的定义。其中,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及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测供水管网运行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漏损情况的综合管理系统。NB-IoT是一种低功耗广覆盖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特别适合用于供水管网这种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且分布广泛的监测场景。
二、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
1. 系统组成:该部分规定了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应包含数据采集终端、通信网络、监控中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数据采集终端负责采集管网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通信网络采用NB-IoT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监控中心则用于接收处理数据并发出报警信号。
2. 功能要求:系统需具备自动采集数据、远程传输、异常报警、历史数据存储查询等功能。特别是对于漏损检测,要求能够根据设定阈值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出现的漏损问题,同时支持多级报警机制以适应不同紧急程度的情况。
三、安装部署规范
在安装部署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指标。例如,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应考虑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并确保设备周围有足够的通风条件;对于通信天线的高度也有明确规定,通常建议高出地面至少2米以上;此外还强调了防水防尘等级的要求,确保设备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四、性能指标
关于性能指标,本标准给出了详细的量化标准。比如数据采集精度方面,压力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流量测量误差不超过±5%;通信可靠性要求误码率低于10^-6;电池续航能力至少达到两年以上等等。这些具体数值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先进性,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明确参考依据。
五、维护管理
最后,在维护管理部分,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校准仪器仪表、更新软件版本等内容。同时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具体情况以便日后查阅。
综上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技术指南》(DB36/T 1493-2021)从多个维度对供水管网漏损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以及后续运维进行了全方位指导,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