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鲈在半咸水池塘养殖中的环境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花鲈在半咸水池塘养殖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ackish Water Pond Culture of Japanese Seabass (Lateolabrax japonic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花鲈半咸水池塘养殖技术规范(TGDSF 0004-2024)在原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更新,其中关于“水质调控”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本中特别强调了溶解氧的动态监测与调控,这是保障花鲈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以下将围绕这一条文的应用方法展开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溶解氧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保持池塘水体溶解氧在3mg/L以上”。然而,这种单一指标难以满足现代集约化养殖的需求。新版标准则细化为:“养殖期间,溶解氧应维持在5mg/L以上,日均值不低于6mg/L,并根据季节、天气和鱼类活动情况实时调整。”这一改动充分考虑了花鲈不同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求差异。
实际操作时,养殖户需配备高精度溶氧仪,定期检测上下层水体的溶解氧浓度。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减弱及夜间耗氧增加,容易出现缺氧现象。此时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合理增氧设备布局,确保全池均匀供氧;二是适时开启底部增氧机,防止底层缺氧导致鱼群浮头;三是减少投喂量,避免因饲料残渣分解消耗过多氧气。
此外,还应注意结合其他水质参数综合判断。例如,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养殖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花鲈的成活率和品质,同时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