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访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从事信访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Title:Guide for Petition-related Social Work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信访社会工作服务指南》(DB4403/T 215-2021)是深圳市地方性技术规范,为信访领域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操作指引。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信访社会工作的定义:指在信访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和技能,协助信访人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明确了信访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即兼具行政性和专业性。
二、服务原则
标准提出“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保密”四大原则。其中,“以人为本”强调以信访人的需求为中心;“助人自助”体现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通过赋能提升信访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平公正”要求服务过程客观公允;“保密”则保障信访人隐私权益。
三、服务流程
标准规定了信访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流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环节。接案时需核实信访人身份信息并了解诉求;预估要全面分析信访人面临的问题及资源;计划阶段应制定具体可行的服务方案;介入是实施计划的核心步骤,需灵活运用个案、小组或社区等方法;评估贯穿始终,确保服务效果;结案则需总结经验并提供后续支持。
四、服务内容
标准详细列举了信访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内容,涵盖情绪疏导、政策解释、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多方面。例如,在情绪疏导中,社会工作者需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帮助信访人缓解焦虑情绪;在政策解释上,要准确传达法律法规,避免误解误读;在资源链接方面,可协调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五、专业要求
标准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资质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从事信访社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社会工作相关学历背景,并持有国家认可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此外,还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
六、质量控制
为确保服务质量,标准建立了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建立服务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服务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设置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收集信访人反馈意见;开展内部督导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
七、伦理守则
标准特别强调了信访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要求社会工作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尊重信访人的自主选择权,不强迫其接受任何服务;妥善保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料,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传播。
八、培训与发展
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标准建议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针对初入行业的新人,应安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的系统培训;对于在职人员,则侧重于新政策法规的学习以及案例研讨交流。同时鼓励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推动行业理论创新。
九、监督与管理
最后,标准指出各级信访部门应当加强对信访社会工作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职责权限;另一方面也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服务秩序。
以上是对该标准若干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或关注信访社会工作的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