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融水芦笙踩堂舞演出的基本要求、场地要求、演出人员要求、演出流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融水芦笙踩堂舞的演出及相关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Title: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ongshui Lusheng Cai Tang D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330-2021融水芦笙踩堂舞演出规范》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融水苗族自治县特有的芦笙踩堂舞的表演形式、动作要求及舞台呈现。这项标准对于传承和发展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芦笙踩堂舞是以芦笙伴奏下的集体舞蹈形式,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特定步伐与身体摆动展现苗族文化内涵。
关于“表演形式”,标准规定了单圈舞、双圈舞和多圈舞三种基本结构,并要求表演者需保持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例如,在单圈舞中,所有舞者围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行进,每完成一圈后变换队列位置,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处于队伍的不同位置。
动作要求方面,特别强调了基本步法如“踏步”、“转身步”的规范性。以“踏步”为例,要求舞者两脚交替向前移动时,膝盖自然弯曲,重心平稳过渡,同时配合上肢自然摆动,体现出苗族舞蹈的独特韵味。
在“音乐与服饰”章节里,指出芦笙作为主要乐器应由专业演奏人员吹奏,音量适中且节奏稳定;表演者的服饰则需体现苗族传统特色,如银饰头冠、百褶裙等,并注意服装整洁无破损。
此外,“安全须知”部分提醒舞者在训练和表演前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因动作幅度过大导致拉伤等情况发生,同时也对舞台布置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地面要平整防滑,避免湿滑造成跌倒事故。
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它不仅为芦笙踩堂舞的专业化演出提供了指导,也促进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