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凤梨释迦产期调节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区域内凤梨释迦的产期调节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Pitaya Season Adjust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07-2021凤梨释迦产期调节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特色水果凤梨释迦的生产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园地建设到产期调节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凤梨释迦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3.1”条款指出应优先选择果形端正、色泽鲜艳、肉质细腻且糖度高的品种,如“番石榴凤梨释迦”。同时强调种苗需来自正规育苗基地,确保无检疫性病虫害。
其次,关于园地建设,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议。“4.1”条款明确要求园地选址要避开易涝区域,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此外还应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并根据地形地貌合理布局行向与株距,以利于通风透光及机械化操作。
对于产期调节技术,这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5.1”条款介绍了通过修剪花序、控制肥水管理等手段来实现果实成熟期的调整。具体做法包括:在花芽分化初期对主干进行适度短截,促使侧枝萌发形成更多有效花穗;开花坐果期间加强磷钾肥施用,减少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影响授粉受精效果;果实膨大后期适当控水,促进果实转色增甜。
另外,“5.2”条款特别提到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辅助调控的方法。例如,在幼果期喷施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在采收前1个月左右使用乙烯利处理则有助于加速果实成熟过程。但需要注意严格按照推荐浓度使用,并注意观察植株反应,避免产生药害。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6.1”条款提倡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冬季清园剪除病残组织、生长期悬挂黄板诱杀害虫以及合理轮作倒茬等方式预防病害发生。同时鼓励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保障产品安全。
总之,《DB45T 2407-2021凤梨释迦产期调节生产技术规程》为凤梨释迦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其核心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从业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不断提升栽培水平,推动这一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