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蚬木容器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蚬木容器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of Koompassia Contain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379-2021《蚬木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蚬木这种珍稀植物的育苗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规程要求在每年9月至10月期间当果实由绿色转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种子采集后需立即进行清洗并晾干,然后采用层积法进行低温湿藏处理。这一过程对于保持种子活力至关重要,因为蚬木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未经适当处理很难发芽。
其次,在播种环节,规程明确规定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且富含有机质的材料。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1.5至2厘米之间,每穴播2到3粒种子即可。播种后要覆盖一层薄土,并喷洒适量水分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再者,关于幼苗管理,规程强调要定期检查苗床情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生物或物理方法防治。同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遮阴网的覆盖程度,保证光照充足的同时避免强光直射导致叶片灼伤。另外,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氮磷钾比例以3:1:1为宜,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最后,关于出圃标准,规程指出当幼苗高度达到15厘米以上且根系发育良好时可以考虑出圃移栽。此时苗木应当具备完整的主干结构和充分分枝,叶片浓绿无病斑,根系发达分布均匀。
这些条款构成了蚬木容器苗培育的基本框架,从业者需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能有效提高育苗成功率,保障种群繁衍与发展。